脚趾甲逐渐增厚、颜色暗沉,甚至出现易碎、分层或表面凹凸不平,可能是甲真菌感染的常见表现。这类问题多由皮肤癣菌、酵母菌等微生物侵入甲板引发,常伴随甲床分离、甲沟轻微红肿等症状。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甲面浑浊,随着菌丝在甲层内繁殖,甲板会逐渐失去光泽,质地变脆,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或穿鞋舒适度。
日常护理是控制症状的关键环节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尤为重要,每日用温水清洗双脚,重点清洁趾缝区域,洗后用干净毛巾彻底擦干,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真菌。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优先选用棉质或速干材质的袜子,鞋子需定期晾晒,避免连续多日穿着同一双鞋。修剪趾甲时使用干净的工具,剪成平直形状,避免过短或边缘锐利,防止甲床受损增加感染风险。公共场所如泳池、浴室尽量穿拖鞋,减少直接接触可能携带真菌的地面。
生活习惯调整可辅助改善症状。减少长期穿高跟鞋或过紧鞋子的频率,避免脚趾持续受压导致甲床血液循环不畅。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、蛋白质的食物,如全谷物、瘦肉、豆类,帮助维持甲板健康结构。若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,免疫力下降可能加重真菌感染的顽固性。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、拖鞋等个人物品,防止交叉传播。
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味、渗液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。医生可能通过观察甲板形态、询问病史,或进行真菌镜检辅助判断。治疗通常需结合外用抗真菌药物与日常护理,部分情况可能需要口服药物,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,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。治疗期间需保持耐心,甲板生长缓慢,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数月时间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表示,脚趾甲增厚易碎的护理需兼顾清洁、透气与生活习惯调整,切勿因症状改善自行停药或放松护理。日常可定期检查足部皮肤及趾甲状态,如发现颜色异常加深、甲板分离范围扩大等情况,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。坚持科学护理与定期观察,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,逐步恢复趾甲健康状态。